教授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师资队伍 > 教师个人信息 > 教授 > 正文

陈玉磊

发布日期:2025-03-10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
 

陈玉磊

 

职称:教授

 

性别:

 

毕业院校:浙江大学

 

学历:博士研究生

 

学位:理学博士

  

所在单位: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

 

入职时间:2019-01-15

  

学科:生物工程

 

办公地点:灿英楼305

 

通讯地址:福建省厦门市集美区印斗路43

 

E-mailylchen@jmu.edu.cn

个人简介

 

理学博士,教授,硕士生导师,福建省高层次人才。目前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兴趣为:水生动物内源酶功能研究、贝类加工与副产物利用、鲨源纳米抗体的高效筛选与应用等。已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、中国博士后基金、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等,并参与多项国家及省部级项目,获省部级科技奖2项,入选2019年度集美大学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。发表论文50余篇,其中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J Agric. Food Chem., Int. J. Biol. Macromol., Food Chem., 生物工程学报等期刊发表论文23篇。授权发明专利6项。

 

教育经历

 

[1] 2011.09-2016.06  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细胞生物学专业 理学博士

[2] 2007.09-2011.06  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生物工程专业 工学学士

 

工作经历

 

[1] 2022.12-至今   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 教授

[2] 2020.09-2022.11  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副教授

[3] 2019.01-2020.08  集美大学海洋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讲师

[4] 2016.08-2019.01  集美大学水产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博士后

[5] 2018.04-2018.07  美国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食品科学系 访问学者

 

研究方向

 

[1] 水生动物内源酶研究:以鲍鱼为主要代表的水生动物内源蛋白酶分离纯化、重组表达及性质分析,研究内源蛋白酶对肌肉质构影响机理

[2] 贝类加工与副产物利用:贝肉活性肽筛选与研发,贝类副产物(汤汁、内脏、贝壳等)的综合利用。

[3] 鲨源纳米抗体的筛选与制备:以蛋白质或小分子化合物为靶点,结合纳米抗体文库构建及噬菌体展示技术筛选鲨源纳米抗体,利用体外和体内实验表征纳米抗体活性。

 

代表性科研项目

 

[1] 贝类加工副产物高效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,在研,主持

[2] 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-1)在皱纹盘鲍抗弧菌免疫中的作用机理研究,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,结题,主持

[3] MMP-1TIMP相互作用在皱纹盘鲍抗菌免疫中的功能研究,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,结题,主持

[4] 基质金属蛋白酶(MMP)对鲍鱼肌肉质构的影响机理研究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,结题主持

[5] 水产动物蛋白酶及其生理功能研究,集美大学青年拔尖人才项目,结题,主持

 

代表性科研论文

 

[1] Chen YL, Su LL, Liu H, Zhang TB, Li G, Sun LC., Lin D, Jin T, Zhang LJ, Cao MJ*. Synergistic effect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 on the degradation of collagen in abalone (Haliotis discus hannai). Food Chem., 2025, 473: 143111.

[2] Lei WH, Liu ZY, Xie XX, Zhong N, Zhang LJ, Cao MJ, Lin D, Jin T, Zhang C, Chen YL*. High-affinity VNARs targeting human hemoglobin: Screening, stability and binding analysis. Int J Biol Macromol., 2025, 299: 140290.

[3] Chen YL#, Xie XX#, Zheng P#, Zhu C, Ma H, Khalid Z, Xie YJ, Dang YZ, Ye Y, Sheng N, Zhong N, Lei WH, Zhang C, Zhang LJ, Jin T*, Cao MJ*. Selection, identification and crystal structure of shark-derived single-domain antibodies against a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. Int. J. Biol. Macromol., 2023, 247: 125852.

[4] Chen YL, Xie XX, Zhong N, Sun LC, Lin DQ, Zhang LJ, Weng L, Jin T*, Cao MJ*. Research progresses and applications of fluorescent protein antibodies: A review focusing on nanobodies. Int. J. Mol. Sci., 2023, 24: 4307.

[5] Chen YL, Zhang MH, Su LL, Sun LC, Qiu XJ, Lin D, Zhang LJ, Jin T*, Cao MJ*. Relationship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and a tissue inhibitor of metalloproteinase to collagen metabolism in Haliotis discus hannai. J. Agric. Food Chem., 2022, 70(47), 1488614897.

[6] Chen YL, Lin JJ, Ma H, Zhong N, Xie XX, Yang Y, Zheng P, Zhang LJ, Jin T*, Cao MJ*. Screen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shark-derived VNARs against SARS-CoV-2 spike RBD protein. Int. J. Mol. Sci., 2022, 23(18), 10904.

[7] 陈玉磊, 林锦锦, 郑培义, 曹敏杰, 金腾川*. 新冠病毒中和单克隆抗体及纳米抗体研究进展. 生物工程学报, 2022, 38(09): 3173-3193.

[8] 张明辉, 章骞, 林锦锦, 张凌晶, 刘光明, 陈玉磊*, 曹敏杰*. 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在皱纹盘鲍抗弧菌免疫中的作用. 水产学报, 2022, 46(01): 126-135.

 

代表性专利

 

[1] 陈玉磊; 林锦锦; 曹敏杰; 金腾川. 靶向SARS-CoV-2 RBD蛋白的鲨源纳米抗体、制备方法和应用, 2024-2-13, 中国, ZL202210104301.3.

[2] 陈玉磊; 解鑫鑫; 曹敏杰; 金腾川; 谢仰杰; 马欢. 绿色荧光蛋白鲨源纳米抗体、制备方法及其应用, 2023-9-1, 中国, ZL202210104270.1.

 

科研获奖及荣誉

 

[1] 2024年中泰阳光学科建设奖教金

[2] 集美大学2022诚毅奖教金

[3] 鲍鱼南北大规模保活运输与精深加工技术及产业化应用,2021年福建省科技进步二等奖,排名第三

[4] 基于海洋贝类活性成分的新型功能性制品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,2020年海洋科学技术奖二等奖,排名第五

 

教学及人才培养

 

[1] 集美大学2024年本科教育教学研究项目(学校特色专项),集美大学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体系建设与实践,项目负责人

[2] 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设计(论文)改革与探索,集美大学第十二批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实践教学专项,项目负责人

[3] 第八届中国国际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集美大学选拔赛,金奖,怒海狂鲨斩新疫,指导老师

[4] 第八届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(科学探究类)福建赛区三等奖,指导老师

 

最后更新时间:2025.03

 

上一条:李健
下一条:张玉苍

返回顶部